作者:逸·文鹤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追梦者笔记》
Page 1 《英雄赞歌》 ―― 真英雄从不转身看爆炸,他只回味背后暖暖的冰凉。
Page 2 《爱的弦音》
――“是不是人越长大越不容易爱?”
――“不,只是你懂得了什么才是爱,以及你真正所爱。”
——2016年1月6日
我将抱紧疲惫沉沉睡去,亦将披着梦想阔步重来。这被黑暗蒙蔽的浓浓夜晚,必将孕育不朽的光明。 I see,I do, I believe.
——2016年4月7日
文明是被吊打出来的,往往在毁灭中重生。被孤独感覆写过的真英雄,在回味背后暖暖的冰凉的同时,赋予闲置的光明以生机,滋养时代的灵魂。蔑视过光明,才有挣脱羁绊的勇气;仰视过黑暗,才有掌控光明的资格。—— I come! I see! I conquer!
——2016年4月22日
不耀眼也不低俗,不虚伪也不做作。
——2016年5月30日
鼎立高山之巅,圣咏凡世绝美。目极苍穹之浩渺,沉浮若梦东流水。星汉浩浩,越深邃,越寂寥;繁星点点,越璀璨,越孤单。——那一夜星空,藏了多少灿烂的梦。
——2016年6月7日
裸考的弟兄们,today we are family.
——2016年6月18日
老夫我掐指一算,今日必有不少人秀恩爱今日也必有不少人伤心吐槽
——2016年8月9日
花
新芽
漫山崖
夕阳西下
山外满烟霞
又见百里堤沙
千里婆娑尽繁华
窗外孤灯又伴人家
独卧清林邀茶话桑麻
蝉声频入耳微风树影斜
鹊桥一会只念欢乐家
极目银河唯见飞鸦
可怜真情隔天涯
轻咂一口清茶
问茶茶未答
梦游天涯
逝年华
觅啥
她
——2016年8月9日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你生而为龙,即使一朝折断掌牙,拔裂鳞片,瞎目断爪,坠入浅滩,龙依然是龙。”
“你的愿望?”
“愿我有生之日,得见您君临天下。”
——2016年9月9日
微·小说 《错乱时空》
我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的那个他对我挥了挥手,笑了一下。
毛骨悚然。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敢照镜子。
直到后来我鼓起勇气,对着镜子里的那个他挥了挥手,笑了一下。于是,镜子里的那个他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
——2016年9月18日
《黑白之道》
“我讨厌虚伪和欺骗。”
“你要知道,某些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偏离道德准线的冲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在道德上永不出错的社会,其实已经死了。”
“这就是你为黑暗辩解的理由?”
“记住,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而生存是文明发展的第一要求。你所厌恶的某些东西,在商业上叫头脑,在政治上叫手腕,在军事上叫谋略。”
“那我该如何?”
“黑暗不会褪去。淡化黑暗的唯一手段,就是你足够光明。”
——2016年9月21日
“同学你好,这里有人吗?”
“有!”
。。。。。。。
这恐怕是我听到次数最多的鬼故事了
——2016年10月25日
我是一个傻狍子。
从三岁时起就已经是了。
为了不让别人发现我傻,
我假装很聪明,假装很努力,假装很乐观。
我假装了所有,也祈求了全部。
我以为这样便能拥有一切。
只可惜,逝者如斯,江河依旧。
我不奢求,不幻想,不难过,
只是希望,
纵繁华落尽,
愿你依旧,
寂静如水,洁白如雪,温柔如风。
——2017年5月22日
“什么是捷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要怎么做?”
“首先你得爬得上去。”
——2017年5月25日
(好长时间不写作文了,都不会写了,就以我小学生的水平写一篇流水账吧)
光阴的故事(三):吃_少年
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吃桑葚,应该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在那之后,我就永远记住了它的模样。
农村老家,坐落在山脚之下,家门之外,草木茂盛。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在老家避暑,这片草木茂盛之地便成为了我们的极乐净土。大哥比我大六岁,在我们心中可是妥妥的孩子王。小孩子嘛,干啥事都要有个领头的,而我这大哥就是这个领头羊,在我们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什么偷(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偷呢,叫摘)核桃啦,挖(这个也不行,应该叫拿)地瓜啦,没有大哥是干不成的。你可不要小瞧我这大哥在我们之间的影响力。有次大哥犯事,被爷爷骂哭了,我们几个便跟着他一起哭,没眼泪也要挤出点,给大人们一点“教训”。可以这么说,大哥照耀了我们整个童年。
在家闲得无聊,那就该找目标了。大哥说路边有棵桑葚树,要带我们去摘桑葚。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说“桑葚”这个词。未知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神秘而吸引人的。我们几个随着大哥,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在这里我首次目睹了传说中的桑葚树。这棵桑葚树看起来长得有些时日了,在我小小的年纪里算是大树级别了。树太高,而我们又不会爬,所以就没有福气直接享用了。好在哥哥会爬树,他可以摘给我们吃。但是要享受这美味的食物,是要付出代价的,需要我们几个在地上抢,谁抢的多,谁就吃得多。但是,桑葚到底长啥样呢?
“哥啊,桑葚长啥样啊?”
“黑的,饱满的”
“嗷~”
美味从天而降,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这是考验手速和眼力的时刻。低头,捡果子,话不多说,这就是我们几个人的状态。嗯,“黑的,饱满的”,依照这个原则,我拨开脚边的蒿草,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那时候我想的,只有:大哥大姐求求你了,看在我可怜的份上,给我分点吧!大哥你就不要太吝啬了,往我脚底扔吧,往我头上砸吧!但是,没有人能读懂我的心声,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分享,这让朕很是难过,不过这也增加了让朕找到更多桑葚的动力。树林荫翳,蒿草丛生,这都为我找桑葚增加了不少难度。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手慢无”了。虽然我自认为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低调),奈何行动还是不够机灵,抢不过他们,半天下来没捡多少,而且稀里糊涂的也不知道捡了些啥玩意。本着“黑色而又饱满”的原则,我依旧坚持不懈地在地上寻觅着,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某个神秘的角落,我又发现了大把传说中的桑葚,像是上天故意赏给我的一样,聚堆而扎,呈现在我面前。嗯,黑色而又饱满,我想,这些应该都是桑葚中的极品了吧!我不由得心中大喜,甚是激动,偷偷的全拿走了。
树虽大,但是桑葚没多少,不一会大哥便从树上下来了,小伙伴们也慢慢停止了搜寻。他们相互展示着自己的成果,抱怨着没抢着多少,唯有我的嘴角拉起了一条弧线。
那天,我成功品尝了人生中的第一道屎味大餐。
手中珍品,粒粒饱满,皆为羊粪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黑而又饱满的,不一定都是桑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海燕啊,你可长点心吧!
——2017年11月18日
光阴的故事(四):那年下雨天
那年六七岁,没有被错过的大雨。俺和俺姐做了一件“惊为天人”的事。文字已经无法很好的表达,那就画幅图吧。见下(略)。
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我是不是太变态了,哈哈,幸好俺姐没被俺带歪。
昨天大半夜和俺姐聊天,甚是开心。这些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姐真好,让我的童年不再孤单,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温暖。最后,希望姐姐永远年轻漂亮。
——2017年11月20日
你是我梦中的岁月,又如何寻得见因果。 《梦中的婚礼》——Just Waiting For You
——2018年1月15日
光阴的故事(五):孵蛋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繁星》(序)
小时候脑子一热,突发奇想,想孵只小鸡出来。
幼时的经验告诉我,并不是每个鸡蛋都能孵出小鸡的。因为据我观察,奶奶每次准备让母鸡孵小鸡前,都会对鸡蛋进行一番精挑细选。具体表现为:手持鸡蛋,对着门缝透过的光仔细观察,发现一些我不知道的秘密。
所以我知道,家里的鸡蛋是不能用的。遂求助于我妈。
我妈回了趟农村,在姥姥家带了个鸡蛋回来。我如获至宝,一蹦三尺高(小时候写日记经常用这个词)。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我的计划了。
我的想法很简单,孵小鸡嘛,核心要素是:温度。家里有一小台灯,装的白炽灯,勤勤恳恳工作于电脑桌旁,让我每次打游戏时都倍觉温暖。所以我想拿它作为热源。
准备了一些塑料泡沫,做成了个小盒子,拿了一些棉花塞满底部及四周,把鸡蛋稳稳当当至于里边。把灯光点亮,把希望留存。爱的守候,如此简单。
为了达到我感觉的孵鸡蛋所需要的最适宜的温度,我对这台灯可所谓是“上下其手”(注意:这是成语错用法,高考要考)。它的脖子忽长忽短,我的影子忽短忽长。现在想想,我当时认真的样子,就像天桥上认真贴膜的小哥。
台灯压低了脖子,全方位无死角照射着我的鸡蛋,我心里倍觉舒坦。也曾想过万一这玩意照射时间长了温度太高把棉花引燃发生火灾怎么办,却被我一巴掌呼醒了我自己。呵呵,与我这伟大的事业相比,发生点小火灾又如何。
感觉只用灯光照射似乎对我的鸡蛋不太贴心,于是我就尽我所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加大我与鸡蛋直接接触的机会。于是,上课走时放窝里,回家立马塞裤兜,成了我与鸡蛋的生活常态。
这似乎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月黑风高,灯下独眠。没有温暖,没有怀抱。这对一个尚处于襁褓的鸡蛋来说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于是,某日晚,我做出了一项伟大的决定,让朕的宝宝跟朕睡。可是该把它放到哪里呢?
我的机智,无人能敌。真相只有一个,我把它放到了我的underwear中。天秀也不如我独秀。
夜半梦中惊坐起,双股战战觉凉意。
当天晚上,我就压爆了我的蛋。
一声长叹兮,惘然失神。擦了擦身子,一觉到天明。
只可惜,我的蛋啊,命途多舛,跟着我,没活过三天。
童年呵!回不去了。压力大时,偶尔想想,甚觉欣愉。
——2018年7月15日
小时候喜欢柴火星
努力发光
洋洋洒洒,不隐不匿
有光亮的地方便有火热
长大后更喜欢繁星
默默发光
影影绰绰,不温不暖
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么火热
Try to Fly, Chasing Down the Flame
——2018年7月17日
语言是交流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创造之初是纯粹的。
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需求成为了一门学问。
而学问是需要学习的。学得好了,也就成为了一门艺术。
艺术能给人以美的表现形式。通俗来讲,在语言层面,这种美的表现形式传达给他人的感受就是“会说话”。
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一个被别人认为“会说话”的人,亦可约等于情商高。
那么什么是情商呢?情商是使别人感觉到舒适的能力。我们喜欢和情商高的人相处,因为和情商高的人在一块相处会让人感觉到愉悦。
所以我们可以一般认为,情商高可得到别人亲赖,可以得到更多尊重。而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提高自身情商的一剂催化剂。
没有人不想成为一名被人尊重的人。所以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在学习语言这门学问,力求将其从平白的表达变为艺术的魅力。或许自己察觉不到,但潜移默化的改变一直都在发生。
举个例子:小孩的语言最直白,语言表现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情感的直接表现。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只需要一个“不”字。所以哭闹的小孩,往往是心理欲求没有达到。表现在语言上,嘴里往往出现的是“我不想”“我不要”“我就不”怎么怎么样。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在与一般人交往时,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行为上不会有哭闹,语言上也慎之又慎。一般来讲,没有明确的同意即可直接理解为拒绝,当需要明确表达拒绝时,“我觉得这样有问题”是常态,而“你再这样做我就生气了”或许已成为最严重的警告了。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既不会让当事人觉得很冲,还可以很好的传达自己的观点,“秘而不宣”而又彼此心知肚明。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所以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语言这门学问是复杂的。复杂的语言学问催生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人类是群居动物,一个艺术的表达方式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更是维系人际圈的需要。而以一个人为参照点建立的人际圈,简称为人脉。人脉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毫不夸张的讲,有人脉就有资源,有资源就可以达到一切。正是人脉的重要性,好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盲目拓展自己的圈子,由此催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拓展自己的人脉,有些人拼命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为了达到自己的欲求,在纯粹的交流之上,拼命说谎,所以虚伪便有了植根的土壤。而所有的这一切,不过是博弈时靠着人脉多一点筹码,多一些便利,多一分利益。相对于抢劫等这些实质性的犯罪,人脉犯罪已经变成最令人感到绝望的东西。毫不夸张的说,人脉犯罪是对社会公平公正这一价值理念的最大的践踏。无凭无据,却危害甚大。这不应该是一个和谐社会所应有的表现。
我们拼命追求的说话艺术,似乎出现了什么问题,这种说话艺术,让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语言贿赂越来越多,在交际场上首先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多少人不知道嘴上说着“你好”,心里却在默念“尼玛”。于是忠言之词听不进,虚伪奉承满天飞。由此导致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瘾君子越来越多,正人君子逐渐失去了立足空间。进而我们的社会便有了信任危机。
这种信任危机的危害是巨大的。一个没有真话的社会是可怕的。
这种极具功利性的由语言艺术所引发的信任危机,是一个潜伏的幽灵,戴着虚伪的面纱,游走于一个又一个关系网。它散播着功利至上的价值观,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腐化。“不会说话”的人似乎成为了一个异类,不断被同行压榨,排挤于朋友圈之外。
语言艺术没有错,语言表现形式不过是为人处事的一环,而所有的艺术加工无非是为了生存。但请记住,学会生存的同时,请务必保持本心。
生而为人,务必善良。
为人之道,务必真诚。
——2018年7月30日
小时候喜欢下暴雨的夜晚,嘈嘈切切,瓢泼如斯。忽而一道亮光划过,撕裂长空;倏忽惊雷骤起,响彻云霄。家门外是一片良田,我总是喜欢躲在家的屋檐下,看麦浪翻滚,听风声萧萧,欣赏雨滴奏鸣曲。逾时,暴雨初歇。空气中沁着泥土的芳香,温温热热,像裹着暖暖棉花的襁褓。月牙像躲在屋里的孩子,透过门缝,若隐若现,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我们在各自的屋檐下,欣赏着大自然的狂欢。
每每这时,我都倍感温暖。因为我不必栉风沐雨,我只需站在屋檐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快乐。
那时无忧无虑,那时一去不复返。
人们说,长大以后,自己就是自己的屋檐,要学会自己给自己遮风挡雨。可是啊,时间总是太匆匆,不给我丝毫准备的机会。
我只有自己的一片瓦,来假装自己的屋檐。我想给很多人一丁点庇护,可惜太小了,我连自己都遮不住。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梦想,我只想简单的生活。可即便如此,却已花光了我所有的力气。
我究竟还要走多远,才能拥有足够多的瓦片,搭起自己的屋檐。
——2019年2月17日
说点什么